微信

主页 > 健康教育 > 妇科 >

压力性尿失禁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 2024-09-12 来源: 郑州妇产医院

  压力性尿失禁,这一常见于女性的疾病,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它主要表现为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或剧烈运动等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由自主地从尿道溢出。那么,压力性尿失禁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又该如何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

  1.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肉的支持功能会逐渐下降,尿道的闭合能力也会减弱,因此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会增加。特别是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2. 生育

  生育次数、初次生育年龄、胎儿大小及生产方式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生育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即生育次数越多,尿失禁的风险越高。

  3. 盆底脏器脱垂

  盆底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盆底脏器脱垂患者的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这些都可能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4. 肥胖

  肥胖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女性由于腹部脂肪堆积,腹压增加,更容易出现尿失禁。

  5. 遗传与种族

  遗传因素与压力性尿失禁有较明确的相关性。患者的患病率与其直系亲属的患病率显著相关。此外,不同种族之间尿失禁的患病率也存在差异,如白种女性的尿失禁患病率高于黑人。

  6. 雌激素水平

  雌激素在维持尿道黏膜、黏膜下血管丛及结缔组织增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尿失禁的发生。然而,关于雌激素治疗尿失禁的效果仍存在争议。

  7. 其他因素

  子宫切除术、吸烟、重体力劳动等因素也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但这些关系尚需进一步证实。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拮抗剂、度洛西丁、雌激素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增强尿道闭合压,改善尿失禁症状。但需注意,雌激素治疗需谨慎,因其可能带来副作用。

  锻炼治疗:如凯格尔运动,通过定时进行肛门及会阴部肌肉的舒缩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张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放置在阴道或尿道内的压力感受器,将盆底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信息反馈给患者,指导其进行正确的锻炼。

  电刺激治疗:利用放置在阴道和直肠内的电极,给予一定的电刺激,使盆底肌肉被动性收缩,达到锻炼效果。

  2.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治疗是有效的选择。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尿道中段悬吊术、骶耻骨韧带尿道膀胱悬吊术、膀胱颈填充物注射治疗等。这些手术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尿道闭合压,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个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患者,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锻炼治疗等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而对于中重度患者,手术治疗则是更为有效的选择。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