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痛经是一个普遍而又令人苦恼的问题。许多女性认为痛经只是月经期间的正常反应,忍忍就过去了。然而,当痛经症状变得异常严重,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正常”了。这种严重的痛经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科疾病。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这些异位的内膜细胞同样会受到卵巢周期性分泌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脱落出血。但由于这些血液无法像正常月经那样排出体外,就会在局部形成囊肿或包块,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不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痛经的关系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痛经多为继发性,并随局部病变的加重而逐年加剧。疼痛常于月经开始前1-2天出现,月经第1天最为剧烈,之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严重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的下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甚至止痛剂加量亦无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其他症状
除了痛经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能引起以下症状:
月经异常:包括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
不孕:内异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这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等因素有关。
性交疼痛:由于异位内膜组织刺激盆腔内的神经,可能导致性交时疼痛。
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等,可能与异位内膜组织压迫邻近器官有关。
如何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和视诊,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
超声检查: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及附件的结构,对于诊断内异症具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对于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腹腔镜检查:这是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医生通过腹腔镜观察盆腔内的情况,可以直接观察到异位内膜组织的分布和大小。
如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且停药后症状可能复发。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两种。保守性手术旨在切除病变组织,保留子宫和卵巢;根治性手术则需要切除子宫和卵巢,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后遗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选择。
联合治疗:对于部分病情复杂的患者,可采用药物和手术联合治疗的方式。先通过药物缓解症状,为手术创造条件;手术后继续用药巩固疗效,减少复发风险。
痛经虽然是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但严重的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疾病的信号。因此,当痛经症状变得异常严重时,我们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妇科疾病。同时,女性朋友们也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源”。